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《三国演义》里棋逢对手的人不多,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一对。在小说家的笔下,二人有过数次精彩的交锋,其中最精彩的当属“空城计”。抛开小说家言回归到真实的历史,二人也有过暗中的较劲,特别是对于身后之事。
曹魏嘉平三年(251年),73岁的司马懿在洛阳病逝,葬于河阴首阳山。当初曹操为了筹集军饷,设“摸金校尉”一职专门挖掘陵墓。为了避免自己日后也被后人挖坟,曹操临终前不仅下令广设疑冢,还强调简葬。对于这些细节,司马懿心里记得清清楚楚,再加上他夺取了曹魏实际上的最高权力,为了防止死后被后人打扰,也遗命简葬,并且下葬之时“敛以时服,不树不坟,不设明器”。
毫无疑问,司马懿临终前的这一计策,其目的是为了自己不会被后世之人打搅。除此之外,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——和诸葛亮再较量最后一次。蜀汉建兴十二年(234年),第五次北伐的诸葛亮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司马懿僵持达百余日,同年秋诸葛亮病逝。诸葛亮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详细的安排:命四名兵士抬着自己的棺材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,绳断之处便是下葬之地。由于并无其他人参与,所以诸葛亮具体所葬何处,只有这四名抬棺的兵士知道。
但是捆绑棺材的绳子非常结实,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被磨断,而兵士们又忍受不了一直抬下去的辛苦。于是四个人一合计,索性找个地方直接埋了回去交差,反正除了他们四个也没人知道绳子究竟断没断。但是朝中大臣提出了质疑,恐惧之下四人只得说出了实情,结果刘禅大怒将四人赐死。这样一来,诸葛亮的葬身之处便再无一人知道。五丈原那个著名的诸葛亮墓,其实只是一个衣冠冢。司马懿去世后,两个儿子也遵照他的遗嘱为他办了身后事,并且他们为了保守秘密,杀掉了所有知情人。
世人本以为司马懿的墓会和诸葛亮一样,永远无人知晓也无人打扰。但是在千年后的2010年6月,他的墓却意外地被一老农破解。这位老农姓杨,家住河南偃师市南蔡庄,附近便是首阳山。
俗话说靠山吃山,这一天老杨扛了把锄头便登上了首阳山,本来是计划开垦一点荒地出来的。结果在忙活了一会儿之后,老杨翻出了几枚古代钱币,老杨觉得自己可能挖到了了不得的文物,于是便将这些古代钱币送到当地的文物部门。专家鉴定后认为,钱币出土的地方可能有古代大墓。
考古队来到钱币出土的地方勘探挖掘,果然发现了一处规模并不大的墓葬,大致的朝代应该是汉末两晋的那段时期。当初司马懿去世后,曹魏朝廷给他拟定的谥号为“宣文侯”。司马昭封晋王后,又在此谥号的基础上追谥父亲为“宣王”;司马炎称帝后,又追尊司马懿为“宣皇帝”。就这样,司马懿从原本曹魏的“宣文侯”一步步成了西晋的“宣皇帝”。墓葬中发现的种种线索都表明,墓主人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马懿。
只不过他处心积虑设下的一计,却在千年后被一老农意外破解。本可以享受王侯甚至帝王规格陵墓的他放弃了这些规格,原本想要的身后的安宁和隐秘也被打破。
Copyright 2015-2022 每日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